//

结婚五年,妻子变佣人|2+1训练笔记(8.24)

 01

爱情三角理论

上一期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位焦虑的妈妈和缺位的爸爸,爸爸的逃避、不关注、不重视,让妈妈不断夸大孩子的问题,来引起爸爸注意:看呢,我承担了那么多,你还要逃避吗,为什么不能替我分担。

这个案例引发了很多学员反思,大家纷纷留言

“爸爸不学习,这个家庭还能好吗?”

“妈妈可以做些什么来引导父亲?”

正如我们所有人能意识到的,一个家庭中,孩子出了问题,如果夫妻关系不修复,那就很难汇聚力量去帮助孩子,甚至孩子处在夫妻关系撕裂的状态中,他自己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而很多夫妻的问题点是,夫妻单方面学习,缺少交流,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想要改变,却有深深的无力感。

心理学家小马克·B·博格说过:亲密关系是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联结,让我们和某个人分享我们的感受、想法,以及所作所为。

可很多人却恰恰相反,把婚姻过成了“角色扮演”。

表面上相亲相爱,什么事情都可以一起做,却从不分享内心的感受。

所以,本期家庭成长训练课堂聚焦于如何评估亲密关系,以及教你改善亲密关系。

如果你也有上述烦恼的话,就和我一起来看看本期内容吧。

对爱情进行研究,也同研究其他变量一样,第一步就是要决定如何界定和测量它——但是,怎样测量爱情呢。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Sternberg,1988)认为爱情是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

斯腾伯格指出,爱情是由这三个元素组成的,如果是“爱”,就同时包含着三个方面。但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所占的比例是有差异的,不同成分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不同的爱情。

亲密(喜欢)

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这些特点。心心相吸并且能够彼此愉快的交流,认可对方的关系中的价值。有了这种亲密,这就是“喜欢”。但是不会激发激情,或者说你和ta不会有共度余生的这种渴望。

激情

在爱情关系当中,X的需要似乎是引发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当我们被不太熟悉的人激起欲望时,也会有这种体验,所以,一见钟情也常常发生在这个成分当中。

我们看到“迷恋”和“真爱”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爱比激情要更为深刻和丰富。

承诺

承诺是爱情中的必备元素之一,代表的是一种态度。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在短期方面一个人做出了爱另一个人的决定,例如,我不能暗恋,我要表白了,或者说我们要向我们的朋友宣布我们两个是情侣。第二个是在长期方面,指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例如结婚。

02

三种爱情

很多爱情是由两种因素结合而产生的,这可以组成三种不同的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伴侣之爱”,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哪种爱情以及爱情中缺乏了什么因素。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

是由“激情”与“亲密”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缺少“承诺”。这种爱情是两个人有兴奋的体验,也有彼此的信任与依赖而产生的,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年轻人的爱情都属于这类范畴。

愚昧之爱(Fatuous love)

是由“激情”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缺少“亲密”。往往这种爱情常见于网恋或社交性恋爱,甚至是“以X为开端的爱情”。这种爱情很容易导致“劈腿”或“出轨”。

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

是由“亲密”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这里“激情”并不是缺失,而是由热烈变得内敛,伴侣之爱相对平和,它是一种情感依赖。

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越少,激情的高潮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但是终究会消散,因为从未有一种高峰期可以永久地维持下去,而最初激情消散,直至变得冷淡,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爱情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失去了“激情”这一支点以后,“浪漫之爱”与“愚昧之爱”便丧失了主要维系因素。“愚昧之爱”会因此破灭或演变成“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甚至会出现离婚的状况,而这个时候“浪漫之爱”也濒临“生死考验”。

完美爱情,可遇不可求。实际上“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当两个人足够理解、包容、相爱、坚定,当“激情与亲密”两个因素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之时,“伴侣之爱”就最有可能转化为“完美之爱”。

那如果失去了“亲密”,也就是失去了喜欢、欣赏、理解,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家庭关系。

例如,当一个妻子贬低、指责他的丈夫,丈夫意志消沉,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中,要么是模仿妈妈同样瞧不起自己的父亲,要么是父亲忍受不了将所有的糟糕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

而父亲得不到那部分满足感就会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

一是可以自我欣赏来满足缺失的部分,二是通过另一种更可怕的途径,就是将满足感寄托于他人,在他人的欣赏和夸赞中满足,这就很容易出现劈腿、出轨的现象。

03

如何改善亲密关系

1. 自我成长

很多学习2+1的家长,学了一段时间,疑问为什么自己在改变,可丈夫和孩子还是不理解自己。

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学习的还不到位。

你可以想象这么一个画面,你背对着丈夫和孩子站着,留给他们的一直是一个背面,每学习一点,就会向他们转过去一点。

学习了一段时间,丈夫和孩子最多看到了一些侧脸,当你再继续学习下去,最终才能将正面展现给他们,他们才会看到你全新的一面,发现你真的在改变。

2.留空间

在综艺《幸福三重奏》里,谢楠用自己恰到好处的妥帖,把“战狼”驯服成“灰太狼”,成为人人羡慕的神仙夫妻。

当节目组问她,怎么才能在家庭中获得幸福时,她的回答是:

两个人根本上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要给彼此留空间,有边界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 通过自我提升影响家人和他人

生活中,我们之所以会有太多不幸福,太多冲突,太多障碍是因为我们老想改变别人,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不按照我们的预期,或不满足我们的期待而备受折磨,并且变得愤怒、怨恨、焦虑甚至干各种不可理喻的事。          

实际上,我们都很期望家人改变,但是越是搞不定自己的人,越希望外面改变。

这个世界上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别人是不可控的。

当你不期待改变别人时,却发现你意外的接近了自己的目标。所谓人生的另一扇门,另一种奥秘似乎被你触碰到了。

投稿详情

征铮心理公众号2+1训练笔记征稿啦

你关注家庭教育吗

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吗

征铮心理征稿啦

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咨询师

学习过《2+1》课程后皆可投稿

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一个平台

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和大家一起交流感悟

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投稿邮箱:

2215765336@qq.com

投稿内容:

1、《2+1》训练笔记:根据当期《2+1》课程内容撰写,详情可参考往期训练笔记。

2、观后感:看完《2+1》有感而发,或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照见自己,或是自己有所顿悟,征铮心理愿意倾听你的故事。

3、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完《2+1》课程后,你是怎么改变夫妻和亲子关系的,家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分享你的成果,见证你的成长。

          

截至时间:

1、《2+1》训练笔记:《2+1》课程为隔周周三晚播出,《2+1》训练笔记投稿时间为当期课程播出后两天内(即周五中午12点前)

2、观后感和学习成果成果分享不限日期,欢迎随时来稿

投稿要求:

1、文章题目自拟

2、所有文章请在文末备注好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