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没有尽头的山|2+1训练笔记(2023.1.25)

“没有尽头的山”是永远达不到标准,是永远看不到希望,是怎么做都不行,怎么努力都要被否定被批评,是孩子那一声声委屈的控诉:“我已经拼尽全力了,为什么你们还来惩罚我?”。

今天这个案例里的孩子,自卑不自信,自我评价较低,同时对自己高要求高标准,追求完美。甚至他在解释自我状态的时候,都要精确得不能再精确,语言、姿态、动作都很谨慎注意,对自己高要求到了一个可以说是“控制”的状态,丝毫不能出错。

大脑每时每刻都在不停运转,都在思考怎么做才是好的,怎么样别人才能更接纳,什么行为才是最好”,看似思维清晰逻辑分明,实则没有情感的流动,陷入了思维内耗,处于焦虑和强迫的状态。躯体上也呈现出紧张,手抖,目光回避等。

他这样强迫性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状态是天生的吗?一定不是。那么他的这些要求,这些标准是谁给予的呢?来源于家庭长期高压下,专制的爸爸和控制的妈妈。

  • 专制的爸爸:“我觉得我小时候”

这个孩子长年累月受到父亲的指责、挑剔、否定、批评,甚至有打骂。孩子四岁时打破一个花盆就会被打骂,一天多喝了一包牛奶就会被说浪费,为了不剩饭、胃再撑也要使劲吃。孩子长大后变得自卑,不自信,并且充满了担忧和恐慌,担心有人会批评他或者对他不满意,随时处于一种警惕防御,高度紧张的状态。

他对于未曾尝试过的事以及那些实际上不会发生的事都过度担心恐惧,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很没有安全感,总想变成一个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完美自己”。

这个案例里,爸爸的个性特点是偏执,专制,僵化,自我中心。他不断地重复自己过去的经历,前后提及8次 “我觉得我小时候怎样怎样” 。他的认知停留在了过去,认为过去他小时候犯错被家长打骂是再正常不过,认为他的原生家庭条件困难、因此珍惜粮食是颠扑不破的美德,认为小辈就该服从长辈,认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因此他固着在过去的经历和观念里,执念很深,很难扭转。

维系偏执的方法就是不断“合理化”,不断解释,不断告诉自己“我是对的”,深信自己永远正确。过去他用这样一套固着的理念,打着“都是为你好”“教给你的都是礼节礼貌,都是传统美德”的旗号,对孩子高要求高期待,肆意否定、批评、打骂;而现在,他又用着同样一个偏执模式,在咨询室里不断为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解释初衷缘由,认为自己是深受过去经历的影响才会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妻儿。

王老师则一针见血点醒父亲:“你觉得自己深受了过去经历的影响,便希望你的妻子按着你的经历生活,便希望你的孩子按着你的经历生活。大家尊重你过去的经历,但你是否也可以尊重你的妻子是在她的经历里成长起来的,是否也可以尊重你的孩子在他现在的经历里成长起来?孩子现在生活的时代与你当年大不一样,他现在不缺吃不缺喝;你的太太也是新兴女性,她不是非得先看着别人上桌吃饭,然后才能动筷。现在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时空。”

父亲得意识到每个人都在追求“真实的自我”,谁也不是活在其他人的世界里。妻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感受,而孩子也在变化中长大。他不能一直抓着过去,抱着过去,这样非但不能给家庭带来希望,带来幸福感,反而会带来所有家庭成员关系上的疏远,带来妻儿的压抑、不敢表达,甚至是孩子心理的问题。

  • 控制的妈妈:“只要你想写好就能写好”

案例里的妈妈从小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要求也比较严格,孩子做得稍微不合心意就批评他。但是她一直没有觉察,直到上了王老师的2+1课程,才察觉到自己潜意识里始终有着这种高期待,也有把自己未完成的一些意愿寄托于孩子身上。

比如妈妈小时候逼着孩子写字工整到一个标准,在她看来,“只要你想写好就能写好”,但孩子怎么努力也写不到那个标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只感觉到好累,好困难,好像在攀爬永远没有尽头的山一样,才刚爬上这座山的山顶,就见前面又有一座更高的山要去爬,一点喘息的空隙都没有。

这个妈妈的高要求和焦虑源于没有安全感。她无法对伴侣表达和倾诉,平常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爸爸没有带给她安全感,反而让她更委屈,更压抑,于是妈妈便创立了一座座山峰,要求孩子不断去攀登,翻山越岭去追寻那些永远达不到的标准。妈妈需要回到自我的觉察和内省里,去觉察“爬山”是否是妈妈自己的需要,是否是妈妈自我的投射。

由于母亲过去一贯的严苛和批评,即使她现在有学习有改变,孩子还是一直不相信妈妈会改批评他模式,总是挂在嘴边我还是觉得你会批评我”。妈妈说“我现在已经学习进步了,不会再批评你了”,但孩子说,“我已经不相信了

多时候孩子在父母改变初期都持有怀疑和不信任特别是他在和父母关系敌对的情况下,甚至于都发现不了父母的变化。所以家长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学习,坚持改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情绪好改变改变孩子有变化了我改变孩子发脾气孩子又黑白颠倒了,我就不改变。不能这样。

家长们要明白:第一,父母改变是为了我们自己第二,父母的改变变化,如果孩子能够觉察到,这是最好;如果孩子觉察不到正常因为很多处于病理状态下的孩子偏执状态下的孩子,他的认知相对固化的时候,是很难发现家长的变化的。所以家长要持续性改变,让孩子感觉到温暖,感觉到真实,让他觉得我的爸爸妈妈是真的变了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松弛下来

  • 隐忍的孩子:对自己进行的生命教育

这个孩子说他难受的时候并没有排解掉负面情绪,而是把这些情绪做成类似压缩文件一样的东西,封存在内心的深处。孩子生动描述道,“当我情绪上来的时候,会有一种体验,就是我的心,孤零零啊,悬浮在漆黑的空间中。这个空间没有边界,没有尽头。然后从我的心上方,落下来一滩如同石油一般,黏稠、漆黑、恶臭的物质,糊在我的心上。实际上就是,我把这些负面的东西硬生生地给憋住,让自己尽量不去想。这些东西就在我的内心深处开始发酵,发霉,发臭,最后形成了我现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我不能够正常支配自己愤怒和恐惧的情绪,想表达愤怒的时候,不敢去充分地表达;而恐惧的时候也不敢说出来

孩子也曾多次有过极端的想法,但是任何一次都没有付诸行动,甚至是念头一出现就给掐灭了——因着他对自己进行的生命教育。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并没有给到他生命教育,反而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年纪尚小的他过分打骂,让他觉得自己的价值不如一盆花、不如一包牛奶、不如一碗剩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时刻告诉自己:一切事情都可以重来,唯独生命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因此不要轻易终结自己的生命。哪怕看起来再艰难,也要坚持;只要坚持下来,就还有回归美好生活的机会。

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不断地反复地告诉自己活下去的理由虽然现在是痛苦的,但未来一定是好”,“现在暂时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人活着有一口气,我就要热爱生命,我要对自己进行生命的教育”。其实这些都源于孩子没有办法去感受当下,因为当下所有的体验和感受都痛苦”,唯有痛苦一旦停止合理化解释,一旦那个痛苦劲儿反上来的时候,就容易让他有极端的想法和行为。

  • 王老师:别去想,去体会,回到当下

这一类追求完美高要求、高敏感的孩子,会很多闯入性思维,包括强迫性思维伴随着高焦虑状态的时候,他们会深陷自己的世界里,不看人没有接触,在头脑里开始自己的创造:创造焦虑,创造担心,创造为所有的焦虑和担心去找借口,去合理化解释

所以王老师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地让孩子头看爸爸,看咨询师,他人的目光发生接触;一旦发生接触,孩子表达的内容就会有变化,他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就会浮现出来。

一开始当孩子和王老师目光接触的时候王老师问他你看着我什么感觉此时孩子习惯性地开始”,王老师赶忙打断:“别想,别去想!”。

出来的不是感觉,真正体会才是感觉。

“感觉”身体,此时的心跳是否加速,呼吸是否急促;去“感受”情绪,此刻是否有恐慌,是否有担忧。待感受性的东西不断叠加,就会有“情感”的流动。

不仅要有目光的接触,还要有适当身体的接触。王老师和孩子几次握手的过程,就是接触,有助于让这样的孩子回归当下。孩子脑子运转飞快,拼命在这”,想未来谁会干什么,要不就想过去他自己在脑海里不断创造,为他的焦虑和担心去分析去解释去找理由。这样他是不在当下

因此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有强迫性思维,有一些强迫性、偏执性,包括有一些思维障碍,追求完美的过于敏感的这一类孩子,各位家长要多和他有一些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触,让他回到当下,去体会真实的感觉和感受。

这个案例里的孩子在家里先要获得真实的情感。想吃好吃的就吃,吃饱了就可以不吃,剩点食物也不等于浪费。放下与脑中大道理、高规则的纠缠,去真实的生活中和他人多一些接触。聊天说话更“接地气”一些,把自己内心的感觉感受,把那些过去发了霉的、现在还在身体里发酵的东西“聊出来”,表达出来。这样就能活得更真实,更有情。

同时,这样家庭父母一定也要配合如果爸爸依然是我小时候怎么样”,活在他小时候的经历中没有办法去认识一个新世界如果妈妈还是一味要求一味和孩子过度融合,孩子就很难好起来。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专业、系统的家庭辅导,孩子就会有变化,我们还是要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