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抬头看妈妈哭”上|2+1训练笔记(3.22)

2023322日(案例总结)

“我想抬头看妈妈哭”

今天这个案例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初中学生,患有抑郁,焦虑,有很多冲动的极端行为,伤害自己,甚至有自杀的一些表现。面对父母呈现的是一个极度脱敏的状态,情感非常冷漠,家庭里很难建立起关系。

她的父母跟着王老师的2+1课程学习训练了一段时间,变化很大,关系也融洽很多,小女孩表面上也一直在说爸爸妈妈改变了很多,但是依然会出现冲动的极端的行为。这样一个情感淡漠,又处在中重度抑郁的孩子,父母带着来到了我们2+1的公益心理辅导现场

  • 孩子极度压抑而不能表达
  1. 咬嘴唇,吞咽

这个孩子话很少,说着说着就开始吞咽、咬着牙、咬着嘴唇、越咬越紧。虽然她解释是因为“嘴上有死皮”,但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压抑”的表现,说明她内心里可能有恐惧、有害怕、有委屈、有愤怒,但是不敢说。

你的孩子在难受的时候,能不能在你面前表现出来会不会直接说出来如果不说出来,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多数孩子会吞咽,咬嘴唇。长期维持这样呼吸情绪对自我的压抑和抑制通常会导致抑郁和焦虑躯体上也会感到胸闷和气短。这样的模式如果固化时间久了,势必会加重孩子的抑郁和焦虑,加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如果孩子在跟我们互动的过程中,有频繁咬嘴唇吞咽动作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来这个时候可能会害怕,父母可以走过去轻轻拍拍他,告诉不着急,你慢慢说妈妈/爸爸在听没事的

  1. 说话声音很轻

抑郁孩子的声音都相对低沉,没有力量,不像正常人说话那样声音是上扬的、高涨的,所以我们和他交流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也不要太高涨声音以三声以圆润为主,说慢一点,声音低沉,稳定一点,孩子更能接受。

这个孩子的声音气息很小,王老师坐在的对面,听起来都很费劲我们不能要求大声一点,而是得去配合她,与她同频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上这个叫做in between,“在什么之间”,它指的是一种关系上的对话中的同频不仅表现能理解对方理解到他说的话而且你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和他也一个状态

因为这个孩子的能量后面王老师还搬了一把小椅子到她跟前,低了。家长要记住,在跟你孩子聊天的时候,一定坐位置不要比高,而是要比低一点因为抑郁的人通常的能量状态心理状态都比较低落,尤其是头会埋得很低,如果要和有些对视,有些互动,坐得低一点,才更容易去接纳

  1. 伴有幻听、幻视

这个孩子的情况还是挺严重的,出现了幻听,甚至伴有幻视,很多抑郁/双相的孩子也有,临床上称之为“精神病性的抑郁/双相”。

但是这的孩子不一定给定义为分裂,因为更明显的症状是抑郁或者双相,不是分裂被害妄想监控。幻听、幻视只是抑郁、双相发展到比较严重程度时伴随的精神病性症状。

这个孩子的幻听是听到别人指责频率还很高,这个部分是明显的抑郁孩子会听到一些声音比如别人针对他、指责他、他、他,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否定”。她的幻视偶尔看到地上有两条蛇。

  1. 冲动、极端行为

这个孩子的胳膊、腿、后背,全身都是自己拿美工刀划伤、割伤的伤口,有几处伤口还特别深。除此之外她还有吞药、上楼顶寻短见的行为,这个小女孩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

5.情感淡漠、脱敏

这个孩子的情感极为淡漠,脱敏很厉害。孩子自伤在医院,妈妈抱着哭了三回,孩子没反应她一岁多的妹妹被食物卡得脸色都变了,她也只是在旁边笑;咨询过程中母亲几度哭泣,孩子也只是抬头看着她,没有太大反应;爸爸妈妈抱在一起哭,她只感觉“跟个笑话一样”。

孩子为什么没有反应一个源于她本身疾病会出现情感上的淡漠另一个是其实很早就对父母失去信心,很早对父母失去情感,这么多年的情感早就被隔离了当初孩子自己提出想看心理医生,爸爸竟说“没什么病,打一顿就好了”;妈妈长期忽视孩子,打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以前父母没有心疼,现在开始心疼,她却已经感受不到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