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咨询前期妈妈大段大段叙事、倾诉情绪时,自始至终这个爸爸的状态都是:沉默,双手捂着,手指交叉,低着头,皱着眉头,低着甚至是蜷着身子,偶尔叹一两口气,拍拍脑门。
妈妈控诉丈夫:“好几年前他就回老家,说不想管我们了,要进山当和尚”“女儿生病住院他都忙,女儿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她爸爸都没有时间接小孩”“什么家务也不做,油瓶倒了也不知道扶,回到家里乱七八糟,没有人做饭”,女儿评价爸爸:“他性子比较急,不跟我们沟通”。爸爸也承认,自己在这样恶性循环的夫妻相处模式中,力不从心,失去信心,什么都不想管了。
这个家庭里妈妈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这种焦虑状态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得住的。她越焦虑,越把所有的怨气都归因于丈夫,一有问题就“捶”他,丈夫就会越回避,越逃避,他必须得躲开,得防着,不然总被“捶”也疼。爸爸越回避妈妈就越有怨气,妈妈越有怨气爸爸就更烦,于是夫妻关系就进入到一个恶性的循环里。
在咨询中王老师多次问及爸爸他自己的问题在哪,爸爸都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带着一个很强的“防御”。不论是因为不敢说还是不想说,都表示他不愿意真实地去敞开自己的想法,不愿意真实地去面对家庭中的关系。他一再地说“我知道我的问题”“我理解,我知道,我明白,我从一开始就明白它的内因,我知道自己的情况”,但他自始至终不谈具体的问题,没有把所谓“内因”和“问题”更细化出来。
爸爸反复强调:“以前我的心态各方面都非常好,脾气也是不急不躁的,慢慢这种压力就传导到我这边来,慢慢就开始急起来”“我现在这个样子,不是我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以前很开心很开朗的,公认的性格非常平稳非常好。自从我和你结了婚以后,我才变成这个样子。”他也认为自己现在的样子,是由于妈妈造成的。
当王老师指出妈妈的模式,想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爸爸第一次正面回应:“我觉得你到底是专家,看问题是看得很深刻。她这个样子是从我认识她就开始了,一直持续这样”,因为他感到被理解被共情到了。
其实爸爸的模式也反过来加固了妈妈的模式、加固了夫妻之间相处的模式,使之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其中肯定有他的原因,他的问题,只是他不愿意承认和面对。
这个案例里的这对夫妻在自家开的公司一起工作,妈妈在工作中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就引起了矛盾。爸爸一开始就说:“一个人不能总犯错,你也可以学习啊,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都没有进步,心放在哪里,工作能力放在哪里?”,这番话不像夫妻之间的对话,更像是领导斥责下属时高高在上的严厉姿态。
妈妈也说由于爸爸对她频繁的否定,说什么都不耐烦,让她感觉都麻木了,根本感受不到他难得的表扬和肯定。他平常跟家人的沟通模式很不礼貌,不在意太太和孩子的感受,不屑一顾,置之不理,只觉得老婆很无知。
丈夫的确也十分忽视太太的感受和需求,咨询中反复只强调“希望孩子能够好起来”。当妈妈诉说得很委屈,哭得很让人心疼的时候,女儿都懂得拉着妈妈的手安慰她安抚她,但身为丈夫的爸爸,却始终在旁边一言不发,无动于衷,甚至纸巾都要女儿递到他手里再给妈妈。
夫妻一方哭得这么厉害,作为她的伴侣,她的家人,理应是要感受到心疼的。我们是有情感的人,这是我们的枕边人,我们是有爱的,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她无动于衷?不管妈妈做错了什么,不管她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作为一个男士,作为一个丈夫,这样无动于衷的状态,都需要去反思。
爸爸讲起话来很逻辑化,术语化,都是大道理,很理性很深刻,但家庭里面不需要这么理性。再加上妈妈这个焦虑的状态,如果再用这样理性的对话跟她交流,就真的很难有什么情感的流动。
咨询一开始妈妈说着说着就开始掉眼泪,爸爸把头转向另一边,没有反应。但是妈妈情绪一来,孩子就有变化:她立刻转向妈妈,一直抓住妈妈的手,不停地安慰她,支持她,时不时附和着她指责爸爸的话。
当父母掉眼泪、情绪不稳定、愧疚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反过来安慰父母。首先我们要看到一个积极的部分:(1)孩子的安慰,孩子的理解,从一个角度反应出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2)也说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好转;(3)同时,孩子也有意愿想好起来。
但是,父母的哭泣、情绪上的不稳定,反过来也会作用于孩子,因此总让他安慰,是不行的:(1)会让孩子感觉到有压力,压力是最大的;(2)会让孩子感觉到内疚;(3)当然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心疼。
咨询过程中,当妈妈充满怨气不停倾诉、不愿意面对爸爸的时候,只见孩子叹了一口气,把一只手搭在自己嘴巴上,然后另一只手和妈妈十指相扣。孩子在潜意识里想给到妈妈支持,但又碍于自己的状态很无力。妈妈心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怨气,爸爸的情绪也很低落,低着头沉默不语。
此时,王老师用另一个具身实验让妈妈和女儿更深地体会到“孩子离不开家,是因为家里有让他放心不下的人”。王老师让女儿和妈妈保持十指相扣,然后女儿站起来,往前走,妈妈依然坐着。紧紧相扣的两只手,妈妈抓着孩子的手,就像个手铐一样束缚住孩子朝前走。孩子现在要站起来,要和妈妈分离,要想出去上学,但是她离不了家,出不了门,回不到学校,潜意识里是什么东西在牵绊着她?母女连心,咨询室里女儿牵着妈妈的手,无奈回头看向她:“那能放心才怪呢,他们两个谁能让人放心?”
家长要反思,自己目前的状态是否让孩子产生了担心,让他觉得父母弱小、无助、心疼,甚至反过来想保护。不是孩子本身没有力量,而是孩子对家长的“担心”让他无法离开家,走出来。
咨询中途,当妈妈一直在哭诉的时候,孩子悄悄抽了两张纸,塞到爸爸手中。爸爸没有哭,但是孩子却递了纸巾给爸爸,因为她希望爸爸能够去照顾哭泣无助的妈妈,她觉得妈妈这个状况需要爸爸的照料。
这个孩子被挤在夫妻关系中间,被完全地卷入到家族关系的纷争里。她主动照顾所有人的情绪,平衡家庭各个成员的关系,既像个调解员又像个咨询师,这个状态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开始,当女儿和妈妈越近,越站在妈妈那边、附和着她指向爸爸,爸爸就会感觉越无力,越回避整个家庭。在女儿体验过和妈妈牵手的具身实验后,她主动选择了坐在离妈妈较远的位置,不和父母同坐一张沙发。
当她坐到独立的椅子上后,开始变得更中立。女儿在新的位置上,先说了爸爸,然后又说了妈妈,她不再像坐得离妈妈那么近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去依附妈妈、附和妈妈、针对爸爸。她看到爸爸做得不好的地方,也看到了妈妈做得不足的地方,看到了整个家庭夫妻之间相互交往的状态。这是由一个物理距离的变化带来的关系上的分离,即物理场域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
所以我们要注意,在家庭里,每个人都要保持相对的边界和空间。
这个案例里的孩子,不仅是对妈妈不放心,她对爸爸,对这个家都放不下心。她现在即将满18岁,在家里不能去上学,走不出去,想让她好起来最重要的那个点,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女儿平时就很照顾妈妈,觉得妈妈在家庭里在工作中受了很多委屈,爸爸性子比较急,会把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来,也不太管孩子。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被当作小大人一样看待,被认为“应该要懂事”,要照顾弟弟,要照顾妈妈,不然还会被妈妈埋怨。她在家里在学校里受了委屈有了创伤从来不说,父母之间不断的冲突、不和睦的关系从小就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然也给她带来了察言观色的特殊能力,女儿的领悟力、洞察力和觉察力都很好,像个小小咨询师一样。
当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在咨询室里相拥在一起,妈妈像小女孩一样依偎在爸爸肩头、爸爸揽着妈妈,王老师问孩子:“你现在能松手了吧?”,孩子一下就松开了妈妈的手:“那肯定就能了”。上一秒还在笑嘻嘻的女儿,下一秒立刻就哭了,又哭又笑。
这就是最真实的情感的流动。
这个案例里的夫妻双方都要觉察自己的模式,反思自己的问题。王老师建议妈妈先做一段时间的个人咨询,再和爸爸一起做夫妻咨询。只要夫妻关系能够缓和能有所突破,再一起慢慢托着孩子,让她放心,做好分离,让她内心更安全更坚定更有力量,她就能慢慢好起来,就能走出去。
不是说第一次咨询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这就是呈现。我们也非常感谢这个家庭,他们问题的呈现,可以引发更多家长更多家庭对自我的反思:我们的执拗,我们的执念,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模式。答案都在这里,“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时候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状态,我们总会去埋怨别人“不理解我”。王老师没有说妈妈做得不对,也没有说爸爸做得不对,也没有说孩子做得不对,没有对与错。现在就是通过心理辅导,通过呈现一个真实的状态,让每一个在2+1家庭成长计划里的父母都有一个真实的体验感,就像在照镜子一样,你就明白了你自己。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给了我们机会,只是我们没意识到没抓住;但是这个时间段没抓住,通过学习和努力,在下一个时间段也能赶上。还是要有信心,还是要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