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鲠在喉的父子(下)|2023年8月09日(案例总结)

二、叫不出“爸爸”的儿子

(一)“我感觉跟家庭成员有隔膜”

  1. 没有爱的流动

这个案例里的孩子说在学校写关于“家庭”的作文,什么都写不出来,他很缺乏对家庭的体验和感受。提到“家”就感觉只是每个人在这个环境里面,各自在各自的空间,没有彼此的连接,没有家的氛围。

妈妈也说在孩子生病之前,一家三口都没有一起出去玩过。她其实很渴望能和丈夫近一点,能和他有更多情感的交流,但是都得不到关注和回应,感觉这个家里没有温度,没有爱的流动。

  1. 被两股力量拉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小父母给他的教育方式是对立的,两极的,爸爸从来不表扬不夸奖,觉得孩子不能夸,而妈妈却不吝夸赞与表扬,一直跟孩子说他很优秀。他在爸爸那边受了打压和委屈,就从妈妈那边获得鼓励和安抚,一边是消极的负面的,一边是积极的正向的,双方完全是不同的态度、立场、温度、教育观念,两股力量不停撕扯着孩子,让他疑惑不知道该听谁的。他一直在努力平衡自己,平衡夫妻关系,平衡这个家,最后平衡不了,就出现问题了。

(二)“你对我态度不好,你让我感觉不舒服”

1.孩子恐惧,焦虑,很难叫“爸爸”

这个孩子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经休学三年。从咨询一开始,他就不断地在表达,他的语言模式里有两个核心的词:一个是“然后”,一个是“就是”。他始终在很焦急地想说明一些情况,不断地在做解释,不断地出现这种“然后…就是…”的模式。

家长们要注意,当孩子有这种语言模式的时候,它有三层意思:

①反映了孩子当下焦虑的状态;

②表示他特别想把事情说明白、说清楚;

③清晰的指向性,他特别渴望面对的这个人能够理解他。

当王老师做了第一个实验,让妈妈和孩子“换座位”,孩子坐到爸爸旁边之后,孩子明确表示“很不舒服”。当他独自一个人坐在小沙发上,一点事没有;但当他坐在爸爸身边,他就感觉“不舒服”,即使身边的是他的家人,是他的父亲

孩子说爸爸坐在他身边,让他有恐惧和不舒服。爸爸从小打他,性情阴晴不定,一会儿毫无反应,一会儿又像发疯一样搂着他,反正他就感觉“他对我态度不好,我对他感觉不舒服”。王老师想进一步促成父子间的接触,在第二个实验中,让孩子尝试去和爸爸握手,拍拍爸爸的肩膀,孩子每次都得心理建设很久,反复深呼吸,鼓足勇气,一开始只能轻轻用手“触碰”一下父亲,一开始完全叫不出“爸爸”两个字。

“爸爸”对于这个孩子来讲,很难叫出口。他习惯性称呼爸爸为“妈妈的老公”“奶奶的儿子”,甚至仅仅是代词“他”,很难叫“爸爸”意味着在儿子心中,他不认这个父亲。这里面有一个很深的互为因果的部分,因为爸爸从小都没有认可过儿子,无论儿子做什么、做得多好都没有回应,都不去表扬他,所以在儿子的心中,他也没有爸爸的概念。最后孩子直面了这个深层的核心“是的,我很难说出口”,并在王老师的鼓励下一点点脱敏一点点尝试,终于叫了两次“爸爸”,算是他很大的一个突破,一个跨越。

2.虽然父亲压抑,还好孩子能够表达

这个案例中,虽然父亲压抑,不能表达,无法回应,但还好孩子现在能够比较好地表达自己。他在生病以前也很压抑,不敢说,渐渐随着治疗的干预,药物和心理咨询的介入,慢慢就能表达情感,不压抑自己,能和妈妈说很多以前不敢说的事,能发脾气,想哭就哭,活得更自我更自在了。

现在他的表达欲旺盛,逻辑清晰,同感共情能力好,觉察力和领悟力都有一定水平,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能够面对面看着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态度不好,你让我感觉不舒服”。爸爸听完他的这番话,也拍了拍他的肩膀,几次尝试后终于艰难说出“爸爸错了”。

(三)儿子站在父亲的角色

1.母子牵手,过度融合

孩子总听见妈妈和别人吐槽“她的丈夫”,总觉得妈妈不快乐,觉得妈妈这几年对婚姻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得不到满足,他作为孩子就想保护妈妈,站出来维护她的权益,给妈妈一些爱与支持。所以实际上这个孩子的角色是夫妻之间的调停者,他是介于夫妻关系的,他不是一个儿子,或者说,他无形中替代了父亲的位置和角色。

妈妈长期得不到爸爸的回应,也不愿意说了,也忽略爸爸,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比较多,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高,把希望过多寄托于孩子,不停给他报班报课,自己都觉得有点“拔苗助长”。同时母子间的过度融合,不仅让妈妈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也会让妈妈把自己被忽视、得不到回应的怨气统统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既想跟妈妈整天黏在一起,又觉得承接她无端的情绪很难受。

2.爸爸被画面冲击:“我晓得了”

王老师展开第三个实验,让爸爸和妈妈调换位子,妈妈和儿子坐在一块,并且十指相扣。母子此时呈现出的“连体”状态,就像他们平常的状态一样:孩子特别黏妈妈,复学后妈妈都得在学校陪着,他去上学,妈妈都要跟着他,抓着他,他也得抓着妈妈,有时候散步就会十指相扣,亲密无间。他一想走出家门,家里就有东西拉着他、坠着他,妈妈也不放心他走远,潜意识还在拉扯。

所以核心的关键点在于:怎么样让孩子能够放心妈妈,怎么样让他心里边觉得“哎,我放心这个家,我放心这对夫妻的关系”。

当爸爸看到妈妈和孩子这般具身的呈现,看到他们双手相扣的瞬间,看到事实真相,他被冲击到了,全场顿时陷入窒息的沉默,绝对的安静。爸爸沉浸在自己的反思中,一言不发,许久过后摘下眼镜,揉眼睛,情绪终于涌现出来,开始不断掉眼泪,像一块坚冰一点点地终于融化。爸爸想明白了什么,不断点头,一边掉眼泪一边点头,一边哭一边笑,只反复说道“晓得了,晓得了”,也不分享他的领悟。他哭笑着拍了儿子的手一下,说了句“你小子,坏小子”,这份不易言说的情感,这份始终开不了口的爱,此时此刻仿佛穿破隔膜,终于抵达孩子的心里面。

3.爸爸归位,回归家庭结构和家庭角色

这个案例里的父亲,虽然固执,虽然很难表达情感,虽然所谓性格上的“惯性”让他很难调整很难改正,但他在这次咨询中,直面了许多自己的问题。王老师一点点帮着父亲做觉察,一点点引导他反思,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和问题,当他开始触动开始软化的时候,立刻给予他积极的肯定,托住父亲的羞耻感,转向对他内在更深的探索,并且让其他家庭成员清楚看到他的变化,更进一步促进每个人之间的接触与连接。

父亲之所以会有这些固化模式,跟他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他的妈妈(孩子的奶奶)非常偏执,控制欲强,从小父亲也是被忽视、从未被认可地长大,在他的世界里,他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压抑着自己的想法,满满的情绪满满的情感不被允许表达,其实他更痛苦。

要修通这个家庭的关系,首先要修通家庭结构,让每个人都回归到自己的家庭角色,爸爸是爸爸,妈妈是妈妈,儿子是儿子。家庭结构家庭角色调整好,再顺其自然地真实地交流,情感的链接、爱的表达、那些感受性的部分就自然而然生发出来,流动起来,整个家庭关系就慢慢修通了。

咨询的最后,王老师让这对夫妻十指相扣,亲密拥抱,找回当初谈恋爱时候的甜蜜感觉。当夫妻关系融洽了,孩子也会放松、放心,不再牵挂担心,更有力量专注于自我的成长。

正如这个案例里妈妈所说,孩子生病,其实是在拯救夫妻关系,拯救这个家,他的病其实是家庭问题的一个呈现,他似乎在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唤醒一个家庭。但是爸爸妈妈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他们的生活状态,并不能代表孩子,不能让孩子承接他们本该承担的责任,孩子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把力量集中于接下来的康复和成长。

孩子最后说希望通过此次咨询,以后这个家能越来越好,希望父母不要回去以后又变回来,而是能把调整后的状态持续地保持下去,他表达了对父母持久性变化的期待。这就需要家庭里每个人的努力。家长们要持续跟着2+1家庭成长计划学习训练,后期做持续性的心理辅导,不断反思自己,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孩子们就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