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8月23日 训练课堂
如何调整和应对“感觉受限”
<上期案例回顾>
上期案例的爸爸比较理性,情感表达少,感受性的、有温度的言语表达困难,甚至表达障碍。而妈妈很渴望和爸爸有情感的融入,有更多情感的表达,但由于长期得不到、感受不到被关心被关注,她从生气到焦虑到无奈到最后关闭心门,把更多注意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不要像爸爸一样。孩子则天天跟妈妈粘在一起,非常在意妈妈的表情、状态、情绪,对妈妈非常担心和顾虑。
根据上期的案例,本期训练课堂我们主要来谈谈“感觉受限”。
首先,感觉受限的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情感隔离和低敏感。
其次,感觉受限有下列几种影响:
逻辑越清晰、思维越缜密的人,越容易形成防御隔离,其他人都没法走近和他交流;同时因为这类人活在大脑思维里,他本人感觉不到、觉察不到自己的状态,最终就会出现“头疼”等躯体化的症状,让其不得不去面对,待到去医院检查时,才能觉察到自己的焦虑。如果一开始感受性很高,能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就不会往躯体层面发展。
所谓“我痛,故我在”,有痛的感觉才有存在感,出现躯体化症状才能帮助这一类的人恢复感知,才能觉察到自己的状态。正如一些抑郁孩子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看着血流出来就释怀了,痛和刺激才让他有了感觉。
上个案例里的爸爸说他模式上有很多“惯性”的部分,想调整但是很难改变,想多了就停不下来,变成大脑需要他去想。想得越来越多,如果往“症状”方向发展,会渐渐形成闯入性思维,思维障碍,强迫性思维等;如果不往“症状”发展,没有形成惯性的、刻板的思维模式和障碍,也会一直在生活中不断重复解释、分析、教育的模式。早期头脑里还是偏执的想法、不合理的信念,一旦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偏执想法就会影响行为,继而影响关系,最终影响人格,变成“偏执性人格”(没到“偏执性人格障碍”)。有的人偏执了一辈子,孤独没有朋友,但依然还在不停解释,诸如:“这个社会交什么朋友啊,一个人挺好,吃吃喝喝有什么意思,人没有朋友一样活着,我也工作很累,在家里休息休息”。这种偏执性人格的状态,会反过来应和他的想法,从而陷入恶性循环里。
因此,当早期偏执还只是一种“想法”的时候,还是好化解的,比如孩子还小的时候,应尽早去矫正他的某些偏执想法;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想法不关注,不引导,他就会用这个想法抓取更多的信息,想法和信息不断相互作用,最后形成“信念”,这时候就很难调整了,甚至有的会上升为“信仰”,那就更难调整。所以当孩子年龄还小(十几岁时),情绪不稳定,要趁早调整,慢慢重塑;否则待他年龄大了(三十几岁),处于某种偏执或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下久了,行为习惯和刻板模式就会反过来渗入人格,再影响关系,恶性循环,大脑会越来越偏执。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和成人,CBT的“矫正不合理信念”不起作用,越矫正越难,因此有些家庭教育并不适合孩子。
那么要如何调整和应对“感觉受限”呢?可以针对性地展开“感受性训练”。这类人想得多,感觉少,思维内耗,还对他人防御很深,此时反复和他争辩、讲道理,没有用,需要用感受性情感性的东西“打动”他。
第一步,可以用“谈情说爱”的交流方式和他沟通。“谈情说爱”不仅指亲密关系,此处泛指用情感打动对方。
此时还不是“共情”,不要急着共情。可以说“哦,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是的是的”“嗯是,你能跟我多说点吗”“你觉得压抑是吧,我也看了新闻,我也很压抑”“你确实累,最近我也看到你累”。
比如,孩子说不想去学校,觉得人生不一定只有上学这一条路,此时家长可以回答:“孩子,你说得妈妈都理解,确实像你说得那样,不只有上学一条路(顺从和支持)。你现在说这些话,妈妈现在坐在你的对面,看到你的状态(描述),我很心疼(父母的感觉感受)。你今天能跟妈妈说这样的话,愿意把心里话和我讲,我很高兴,很开心(父母的感觉感受)。你还记得半年前你不跟爸妈说你心里的想法,那时候我多难受(父母的感觉感受),那时候你是什么状态你记得吗?你看你现在能说你的想法,妈妈很开心很高兴(父母的感觉感受)”“妈妈没想到你对自己还有这么多的的思考,除了不上学以外,你还有很多的想法和规划(顺从和支持),这也让我很感动(父母的感觉感受)”“另外,你刚刚说这么多,我看到你总是说话的时候叹气,挺低落的(描述),你心里是个什么滋味(转向孩子的感觉感受)?你谈到这儿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孩子的感觉感受)?
以上回答有几个要点:
另外,很多人明明知道该怎么说,但就是对伴侣说不出来,因为本身夫妻之间、家庭之间就有很大的矛盾。一见到对方就烦,心里就对他有刻板印象,对他有很深的怨气,觉得都是因为他,孩子才成了这样,家才成了这样,所以很难再低下身,既学习又训练,还一点点求着对方。我们心里不甘心,心里委屈,没办法以很松弛的状态去和伴侣交流,不想打破夫妻相处的旧模式,不愿意直面问题。但是你不愿意去做去改变,受伤的就是孩子。我们不能把父母的问题交到孩子身上。
每对夫妻如果持续用这样“谈情说爱”的方法交流两到三个月,一点点调整心性和对方表达,再坚固的人也会有软化的一刻。并且夫妻关系和睦仅仅是孩子好起来的第一步。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不是谁哄谁,也不是谁去改变谁,而是要相互尊重,从自身出发,用这样的沟通方式和对方交流,一点点软化,一点点接触,重新形成连接,家就会慢慢好起来。
第二步,要提高自身的感受性,降低感受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我们要有意识地一点点提升对感觉、感受性日常的觉察。比如低敏感的孩子感受性不好,嘴里没有味道,爱吃甜食、辛辣的食物刺激味蕾。当被问及“多久没有感觉到快乐了?”,抑郁的孩子经常会说“从来没有”,其实他们一定有过感觉快乐的时刻,只是现在很难感受到了。
当感觉越来越敏锐,感受性和体验性越来越深刻,我们内在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强烈,动力就会越来足,大脑运转就会减弱,更容易找回自我。当身体的感觉感受与周围的世界越充分接触,我们的觉察力就会越来越好,大脑就不会这么执念,更能同感共情。
因此,用“谈情说爱”的交流方式支持到对方,并且提升自身的感受性,双方都不断产生自我的觉察与体验,这类感觉受限、想法过多的人就会慢慢被打动,慢慢被软化,彼此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
此外,上个案例的爸爸还有个很“特别”的教育方式:不论孩子表现得多好多努力,永远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和表扬,得不到积极正向的反馈。父亲选择“忽略”孩子的教育方式,害怕孩子太骄傲翘尾巴,即使他心里有高兴有认可,也不去表达。
家长要意识到这种教育模式的严重后果,如果父母处于这样偏执的状态,会给人很强的压迫感,只会让他人远离,对孩子的伤害很大,长此以往孩子甚至叫不出“爸爸”“妈妈”,像上个案例里的那个孩子一样。
孩子不知道父母心中是什么样的想法和态度,因为好与不好,爸妈都是那样,板着一张脸。而人的自我认知源于社会生态系统,即我对自己的认知不是源于我自己,而是源于他人,源于周围人对我的评价、认识、对我表现的一种反应,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我自己。其中最核心的是家庭生态系统,然后向外慢慢扩大到学校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等等,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正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原先一直忽略孩子、不太赞扬他,现在突然拼命鼓励他也不太好;父母和孩子关系缓和,想要认可孩子,给予孩子正向反馈,可以试着从发现孩子的“变化”开始,尤其是躺平的、动力不足的、厌学的、抑郁的孩子,“发现变化”对于他们很重要。比如可以跟孩子说:“哎我发现你今天有个变化,昨天你……今天你……”“前两天你还记得你什么样吗孩子,现在你……哎爸爸很开心”“你刚刚这样跟我说,我就很兴奋,因为你以前从来不这样跟我讲话。你今天这样跟我讲话,我很高兴”。
<本次课程总结>
家长们首先要反思夫妻关系,问问自己愿不愿意改变,愿不愿意和伴侣和解。别说为了孩子,变化和成长应是发自内心的,要意识到自己受限的部分和出现问题的部分;然后学会如何转化“感觉受限”引发的思维偏执,尝试用情感打动对方,增强自身的感受性训练;最后家长们要转变“忽略”孩子的教育模式,及时给予孩子正向的积极的反馈,可以试着从发现孩子的变化开始。
这堂课听完,一家人可以坐下来聊聊天,不去评价、分析、解释、建议,而是问问彼此的感觉感受,有哪些想法。比如爸爸可以试着从今天开始,多感觉感觉,也去碰碰游戏,感觉感觉孩子的感受,明天去擦擦地,感觉感觉老婆的不容易,明早也早起买早饭,做早饭,体会体会锅碗瓢盆,多一些生活上的体验。比如爸爸妈妈两个人晚上可以牵着手去公园聊聊天说说话,不谈孩子,去体会体会感觉和感受。如果丈夫不听课,那妈妈先听。听了以后,学会怎么用老师说的方法,从理性导向感受性交流,怎么去觉察,怎么多表达情感上感受性的言语,怎么通过我和对方的互动,一点点转化家庭的关系。家长们要持续学习2+1课程,夫妻合作越好,情感越好,就越容易带来孩子的康复。不着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