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自尊的孩子:“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动静能大一点”|2023年9月06日(案例总结)

2023906日(案例总结)

高自尊的孩子:“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动静能大一点”

今天的案例不同以往的公益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的第二次咨询。案例里的孩子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躺平不去学校有一段时间,情绪极度不稳定,而且在他的认知里,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很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都没有办法打开他的心门,是个典型的高自尊的孩子。他的爸爸是高知,是大学的教授,妈妈平时工作也很忙,有时情绪也不是很稳定。爸爸比较理性,妈妈比较感性,而孩子总觉得父母不理解他,内心充满愤怒、委屈、压抑等复杂的情绪,没有办法走出来。

这个孩子看起来很想回到学校,但是去了两天又难受回来了,还不具备回到学校的能力。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躺平的、去不了学校的、状态不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有类似的家庭结构,有很多相似点。希望大家在这个案例的分析训练中,能够领悟家庭核心的问题,学习王老师帮助孩子帮助家庭的具体技术,从而每个家庭成员去调整彼此间的互动模式,以及自我认知上的一些偏差。

  • 孩子的防御高
  1. 防御的表现
  1. 无端的笑

咨询中这个孩子每说两句话就自顾自地哈哈笑起来,比如问他“吃饭了吗?”,他回答“哈哈哈吃了”,问他“玩得怎么样?”,他回答“哈哈哈玩了”,经常讲话讲着突然就笑起来,其实这个微笑是一种“防御”的表现。虽然是在聊很普通的话题,诸如“吃了吗?喝了吗?去哪玩了?”,但他笑得很突兀很不自然,没有太松弛,还是在用微笑作为一个防御。

微笑防御的功能是让他不这么紧张,不这么害怕,不这么恐惧,所以在跟这一类孩子交流时,当我们意识到他在防御了,先不着急,不要急于和他探讨太深的内容。他此时此刻在防御状态下讲的这些话,并不一定代表着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们接下来先要去破开他的防御,让孩子能够更真实地表达。

  1. 思维偏转

这个孩子的思维很跳跃,他不想谈某个问题了,就开始跳走,转到别的话题,临床上专业术语叫做“偏转”。偏转是有“回避”的,他把谈话中心拉到了自己身上,试图用这种牺牲自我的方式让父母都关注到自己,潜意识在表达“你们都来看我,还是来看我,还是来谈我自己,把你们夫妻关系上的问题都转移到我身上,你们都来关注我”。孩子潜意识里希望自己作为一个中介,去疗愈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开始偏转。

这一类孩子是很让人心疼的。他外显出来的表现是思维跳跃,他自己意识不到潜意识有这样的一个作用和功能,就是不想提这个话题了,父母别再因为这个事吵起来,他潜意识里想把话题拉到自己身上,试图表达“我现在是最重要的,你们的焦点不要在你们之间了,要放在我身上”。

2.当孩子敞开心扉,卸下防御

咨询中孩子曾一度提到过父亲,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在家时间多了,孩子和父亲之间产生了更多冲突,他谈到这的时候,在场的孩子和爸爸都是有变化的。多数家庭咨询中王老师可能会在此打断孩子,接着转向父亲,让父子之间产生接触,引发冲突也好,成为一个新的刺激点——但这一次,王老师并没有选择转向。因为这个案例是这个家庭的第二次咨询,首次咨询孩子防御得更深,基本没太说话,都是父母在说,主要在夫妻关系之间做了一个疗愈;而这次孩子的这些表达,虽然也带着防御,但对于他来讲已经非常不容易。这个孩子本身防御很高,很难打开,而他今天能够打开这么多,并释放了情绪,所以王老师又给了他更多倾诉的空间和机会。

这一类防御很高的孩子一旦进入漫长叙事的状态,就说明这个孩子的防御正在被我们一点点地破解。接下来要让他诉说,他能够多说、多哭,在咨询早期是最有意义的,说得越多,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看得越多,就可以更深入了解他。这类孩子的这种状态,被称之为惊喜时刻”,就是孩子卸下防御,敞开自己的时刻。

当孩子好不容易敞开心扉,好不容易开始大段表达,有时候他觉得自己表述得很清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他想象得表达那么清楚。此时家长要如何承接他的这些倾诉和表达?如果你的孩子开启了这种大段的叙事,这个时候要以他的倾诉为主,我们要找他整个倾诉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词和重点,给予他重复性、总结性、澄清性的回应。

重复性”:比如孩子讲“哎呀我去夏令营了”,我们便重复他的话说“哦你去夏令营了吗”;“总结性”:比如可以和孩子说“你刚刚讲了这么多,你好像在告诉我,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坎坷”“你刚刚讲这么多,你想告诉我,你是想回到学校,但是心里好像又做不到”;“澄清性”:我们对孩子的表达要有一个澄清,比如“你刚刚说你见到同学就特别恐惧,我能不能理解,你很希望能够适应环境,想和同学有更好的关系?”,“你刚刚讲,你说‘全班同学他们都不做这个作业,一来就给我布置了这么多作业’,我能不能理解,你是不是觉得被针对了?是不是觉得有压力?”。不断地澄清,然后引着他往外说,往外表达。

所以我们尽量在对话的过程中不要去分析他、解释他、预设他、评判他,你分析得越多,分析得稍有不对,孩子就会觉得你不理解我,不是你说的那样,对话就终止了。我们就做好重复、总结、澄清,包括描述”,他的每一句话我们都贴着他走,理解他,让孩子能够更多地体察到“我现在虽然在倾诉,但是对面的人有在全身心地关注我”,让他有一种“在场”的感觉,即“在这个场合下,你与我同在”。如果总是打断他,总是教育他,总是急着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急着去告诉他“你这样想是不对的”,可能这个孩子难能可贵的倾诉欲就没有了,就又防御起来了。

  • 孩子的要求高
  1. 自己很失败

这个孩子一方面很想回学校,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个普通的学校让他接受不了,很差劲,回去就代表了他的一种失败,因为他觉得他应该属于更好的重点高中。他其实是接受不了当下的自己,接受不了自我的失败和弱小,这是高自尊孩子的通病。

孩子之前有过短暂地回到学校,但是去了两天又不行了,又难受又退缩了,说明他还不具备回到学校的能力。回校第一天可能还有兴奋感和新鲜感,但是第二天就感觉“不对味”了,特别想回家,特别想离开学校。虽然身体没有不舒服,情绪上也没有大变化,但就是感到一种“急躁”,像是急于逃离这个失败的现实。

很多孩子回到学校,既没有躯体的表现,情绪也稳定,但是他的大脑里总有一种“觉得”,“我觉得我不行”,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卑与否定带来大脑上的认知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让孩子在学校待不住。因此,家长们在给这一类在家待久了的孩子做复学前的心理建设时,一定要告诉他们:第一,回到学校以后,如果有点烦躁,有点恐慌,首先要觉察身体上的变化,是否呼吸困难、手抖、心慌,以及其他躯体的表现;第二,觉察情绪上是不是烦躁,这个烦躁是无缘无故的烦,还是看到老师同学在做什么引发的烦。

因此当孩子复学回到学校,当他有点情绪的时候,先让他关注自己当下真实的感觉和感受,觉察身体的变化,躯体有没有反应。很多孩子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差,他在学校里既不慌,也没事,但为什么就是想回家,其实是他的认知的影响或者说是他的一种惯性使然。所以这个部分家长要和孩子好好沟通,比如孩子跟父母讲“我在学校里好烦”,父母可以让他去不断地关注自己身体的感觉和感受。当他回归身体感受,会发现实际上他的呼吸正常,心跳也是正常,身体也并不颤抖,只是他大脑里觉得他不行,觉得烦躁。“觉得”的心慌和“真正”的心慌,不是一种慌。

  1. 学校和同学很垃圾

孩子之前一直很优秀,直到初二被医院诊断为抑郁,之后初中的两年也没有休学,一直在家里,偶尔去学校,对学校还有挂念,最后还参加了中考。但是中考他没考上心仪的重点高中,很多原先不如他的同学都考上了,他却只考上先前一直瞧不上的普通高中,完全跟他的期待、跟他的规划不沾边,孩子一下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想回学校,但又觉得目前的学校这不好那不好,想让父母去找他需要的那种学校,他讲了很多条件,妈妈也说很难找到符合他条件的学校。返校失败以后,孩子受挫感特别强,也不运动了,也不对自己有要求了,同时又特别痛苦。

有一些孩子,当他去不了学校、返校失败之后,回到家里就完全成为一种躺平、摆烂、毫无动力的状态,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疯狂地玩,睡到几点就几点。因为在那一刻他受挫,他觉得自己不行,然后就开始挥霍自己的生活,惩罚自己,觉得“活该了,我的生命就这样了,我无所谓了,我不再珍惜了”。

这个孩子虽然躺平了,但是他又很想回到学校。他对自我的要求变低,但是他对周边的要求特别高:学校得是什么样的高中,要求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同学,怎么样的一个学习环境。他看不上这所学校,也看不上这里的同学,觉得这个学校和同学都是“垃圾”。他要求得越多,说明他内心越恐惧,说明他的防御性越强。

很多家长就此真的按照孩子的要求去拼命找学校,费好大的劲打点,甚至辞去工作,离开自己的城市,终于带着孩子到了他想去的学校,结果没两三天,孩子又不去,又回来了。很多父母因此就崩溃了,开始指责孩子“你知道我给你找这个学校有多难?!”。其实这些家长没有理解,此时孩子仍不具备回到学校的能力。当一个孩子对父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这样高要求达到的结果和真正的目的是: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学校,或者说他根本不想回去。就像这个案例里孩子后来领悟到的那样,“设置这么多条件,有可能是我不想完成”。这么多框框条条,有的甚至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条件,都是他需要合理化的理由,只是他没有办法直接告诉父母他回不去,无法拒绝父母,无法面对父母,也接受不了他自己,所以用这样合理化的防御机制给爸妈提出很多的要求,让爸妈不停去找,去折腾。

  1. 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目前的状态

这个孩子是明显的高自尊,觉得自己很牛,看不上现在的学校,看不上现在的班级,看不上现在的同学。但是他自己目前处于病理性的状态中,又回不去学校,即使回到学校,也不愿意与这批同学为伍。这类孩子高自尊,但是自己的能力又承载不了,是非常痛苦非常矛盾的,他们的核心问题是:不能面对现在这种真实的、躺平的、无力的、处于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状态下的自我。

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让他看到他现在的这个状态,告诉他他此时此刻的状态就是这样。他现在痛苦的是还活在当年的状态里,当年多少名,当年什么水平,当年多么优秀,他还活在那样一个高自尊里,活在过去的那个辉煌时刻里。但实际上他现在是一个躺平、无力、没有能力学习的状态,他很难直面现在的自己,如果直面不了,他也就接纳不了自己。

家长首先要反思,孩子现在回不去学校,孩子现在有问题了,我作为父母,是否能够直面他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这个事儿。我的意识也好,潜意识也好,我的知行是否合一,是否真正地接纳了他,是否直面了他就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有的父母还不接纳,不觉得孩子有问题,就觉得他是懒,玩手机玩的;有的父母接纳了直面了,但孩子不接纳;有的是孩子接纳了,父母却不接纳,这些在家庭中都是有冲突的。因此家长们首先要反思,我们是不是能够直面我们孩子的问题。

例如这个家庭中的孩子,初中时医生给他诊断了抑郁,他的父母就崩溃了,觉得他没有抑郁,接受不了,直面不了他的问题;而这个孩子本身高自尊,他也接受不了自己现在当下的状态,所以这个家庭肯定会出问题。孩子接受不了,父母也接受不了,又没有能力去承载他,所以就逼着他要回到学校,但他又有病理性的、心理性的原因,他做不到,回不去,所以就要有一种症状来表现。最终所有症状、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合理化的部分就都出现了,就逼着他要生病。

咨询中孩子说到感觉药物对他一点用都没有,他边说边掉眼泪,这句话背后他想表达的是“我没病”,他是一个极高自尊的孩子,他很难接受自己现在这种生病的状态。一个从初二年级就去看过精神科心理科,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奔波、一直在用药的孩子,他依然是很难接受这一点。可见这一类孩子我们要让他去直面他的这些问题,要让他看到他自己的这个状态,是很难的。

三、父亲的要求高

  1. 对孩子的伤害

这个案例中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情绪很难自控,对待妻子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一根筋,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路走来都很优秀,也是高自尊。父亲从小对孩子就是压迫式教育,但凡有什么问题,都是先训自己的孩子,情绪一来,就把孩子的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大一点就拿皮带抽孩子,孩子吓得直哭。孩子上初中时,父亲从部队自主转业到大学里任教,在家的时间就变多,和孩子的接触也多,冲突就更厉害了。每每看到孩子在家玩手机,父亲就看不惯,不停唠叨;找孩子聊天,孩子不想和爸爸交流,关了房间门,爸爸认为这是一种逆反,就陆续把家里的三个门都踹坏了。

踹坏一次门,就已经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创伤,就得修复好久,通常父母知道这回做错了,下回便不踹了;但这个爸爸下回忍不住还是踹,连着踹坏三个门,说明他控制不住自己,又偏执又强势。实际上他踹坏的不是门,踹坏的是孩子和父亲心中的纽带和连接,踹坏的是父子之间的情感。所以咨询中爸爸一开口说话,爸爸的姿势是向后靠,而孩子立刻从瘫坐的状态里坐起,往爸爸相反的方向靠去,一眼不看爸爸。从身体姿势上就能明显看出爷俩之间的距离很远。

再加上几次创伤事件的激化,父子间的隔阂更深了。一次事件发生在初二开学,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找爸爸哭诉,爸爸却当着许多同学的面斥责他“我不养废物!”,孩子积累的情绪一下爆发,去医院被诊断为抑郁,从此开始吃药。另一个创伤事件则是姥爷的离世,这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造成了父亲和妻儿之间深深的隔阂。姥爷病重时,妈妈想让爸爸陪同一起去医院检查,但是爸爸以“学校不能调课”为由拒绝了,并且后来还同妈妈发生争执,姥爷在病痛中当着大家的面给爸爸下跪,孩子也看到了,不久后没几个月姥爷便离世了。

这件事不仅对妈妈和跟姥爷感情很深的孩子造成了很大创伤,爸爸对此也非常愧疚和自责,觉得“让姥爷死得没有尊严”,是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弥补的亏欠。孩子当时刚好放学回来,看到姥爷向爸爸下跪,目睹这一幕被惊吓住了,关在屋里哭;另外一个更深的层面,姥爷的离世还给他带来一种强烈的突兀感、无意义感,好像人一走,什么意义都没有了。所以他对自己要求高,也是希望“至少自己死的时候,动静能大一点”,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不是悄然无息地就离开。

  1. 反省与改变

这个孩子去不了学校,没有心思学习,没有一点动力,至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在这样一个糟糕的家庭环境下,在这么深的创伤隔阂下,如何指望这个孩子有动力地好起来,如何让他走得出去。在外人眼里爸爸是博士是教授,妈妈是贤妻良母,孩子也很优秀,一切表面上风平浪静,但“窒息”的感觉弥散在整个家庭之中,久久无法散去。纵然孩子在这次咨询中看似讲了很多他的问题,带着很强的防御机制倾诉了这么久,表达了这么多,也不过是他日积月累情绪中很小的一部分倾诉,冰山一角而已。

好在这个父亲已经开始有所觉察,有反思,有改变。这次咨询中他一遍遍重复“确实对孩子伤害太深了”,一次次表达自己的愧疚和自责,说着说着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自己高要求的模式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信念,意识到因为自己的高自尊,的确会把不得志的憋屈释放在家人同事身上,意识到可能一直在用“老婆太强势”作为推脱自己责任的合理化借口。

孩子病了以后,这两三年父亲跟着王老师的课程学习,有了很大的反省和改变,孩子也觉得爸爸变化挺大的。但此次咨询中,当王老师试着促成父亲和儿子的接触,让孩子看着爸爸说出“爸,你改变挺大的”,孩子依然无法做到,甚至不想尝试,连不说话只看着爸爸都做不到。父子接触不上,孩子很难去面对他的父亲。很多孩子都处在这样的状态,就是大脑知道父母改变了,但是依然很难原谅,“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潜意识的创伤还没有完全被疗愈。

这个家庭很难。这次咨询是长程个案中的第二次交流,王老师没有急着干预,没有急着修通关系,没有任何花哨的技术和实验,只是呈现家庭中最真实的冲突和表达。在后续咨询中,王老师先从夫妻咨询入手,去化解夫妻之间的隔阂,爸爸做出真诚的道歉,进行创伤处理;然后,再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接触互动,再去平衡家庭的关系,让每个人为自己负起责任。爸爸妈妈之后也去过王老师的家庭关系疗愈工作坊,在工作坊里痛哭流涕,真诚道歉,各自反思,释放情绪。现在夫妻关系改善很多,孩子也能看着爸爸妈妈说话,家庭成员彼此间有了更好的情感交流。孩子后来也改变了他的认知,觉得“或许这个学校不错,或许他们不是垃圾,我好像可以换位思考了”。

因此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们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这么难的家庭都能好起来,都有希望,只要我们专注地付出,真诚地沟通,持续地学习,直面自己的问题,一样能创造不可能。不管我们现在的家庭有多么破碎不堪,征铮心理一定会为大家缝缝补补,和大家共同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