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内驱力:这样“纵容”,孩子内驱力爆棚!

           7月4日至7月6日,在成长之星讲师杨诚老师带领下完成了三天两晚的「内驱力启动」工作坊。杨诚老师通过 “场景化闯关”模式,以五大内驱力为轴心(情绪/兴趣/自信/交友/规则),通过九大沉浸式训练让家长们逐步掌握:从理论认知到工具上手,从 被动接受”到 主动创造。这场工作坊不仅刷新了家长对 “内驱力” 的刻板认知,更是从理论模型到生活应用,从情绪管理到未来规划,都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 “内驱力工具包”。

DAY1

01正确认识内驱力

           首日,杨诚老师以科学评估为镜,通过十大关键维度,精准定位孩子处于内驱主导(8-10分,三大能量包—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充沛)、混合驱动(5-7分,动力天平需调校)或外驱依赖(0-4分,内在引擎待激活)的坐标。

          这不仅是现状诊断,更是方法指引,其核心智慧在于,深刻洞悉并滋养孩子对 “自主选择”、 “深度连接”、 “能力掌控”的底层心理需求,从而将外部的冰冷指令 “你应该”, 转化为源自生命本能的 “我想要”——这恰是唤醒内驱力的起点。

02读懂孩子的情绪密码,唤醒内在成长动力

          当孩子陷入厌学的迷茫或焦虑的沉默,往往是情绪内在动力发出的信号。认识到情绪是一种需要被看见和倾听的综合能力,是唤醒内驱力的起点。工作坊的核心在于掌握“停-问-表-养”四步法:先停下说教,用心看见孩子;真诚询问彼此的感受与需求;帮助表达理解。通过“情绪识别大作战”和“吐槽者与垃圾桶”等趣味互动,家长们体验到精准共情的力量——当孩子的情绪被真正“翻译”和理解(“你刚刚说…,对吗?你的感受是…”),信任的桥梁便悄然架起。这份源自情感的理解与连接,正是孩子勇于面对挑战、主动成长的核心支柱。

DAY2

01兴趣为火 自信为翼 社交为桥

          孩子的成长,始于兴趣点燃的好奇火苗,成于自信提供的坚实底气,并在与世界的联结中绽放光芒。通过5W1H的模式守护孩子内心的热爱,需要父母放下评判,用心观察与陪伴,帮助他们将兴趣与意义相连。

自信的根基,在于孩子感受到的安全港湾、尝试的自由,以及“我本足够好”的笃定,这离不开父母具体而真诚的肯定。社交的能力,则关乎合作、信任,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

02放下评判 看见并珍视热爱

          线下活动的魅力就在于“做中学”,精心设计的团体活动,如“默契大挑战”、“黑羊狼人杀”, 在活动中,父母不再是说教者,而是观察者与支持者。

          在活动中,解锁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盲区——原来,真正的滋养不在于安排多少活动,而在于创造安全、信任的“土壤”:放下评判,看见并珍视他们的热爱,给予具体而温暖的肯定托住每一次尝试,鼓励他们在真实的联结中学习表达与合作。

一位家长分享:  以前孩子情绪一来,我们就“灭火”压制。学了征铮工作坊和杨诚老师工具包,现在知道如何帮他正确“灭火”了。

一位家长分享:过去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只想着让他“压下去”。现在明白了,情绪需要“疏”不是“堵”。

它启示每一位陪伴者:最好的赋能,是看见、是支持、是为他们创造那片容得下热爱、容得下试错、容得下慢慢来的成长空间。

DAY3

01解锁规则内驱力

          家长苦恼于规则失效或引发对抗。真正的规则内驱力,是在尊重孩子“愿意”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积极引导,其精髓在于将外在的“他律”内化为孩子内心的“自律”。这并非冰冷的束缚,而是为孩子探索世界划出清晰的安全边界,提供可依靠的成长阶梯。

          好的规则应助力发展而非单纯限制,像清晰的路标(一事一规则,细则不过三),让孩子理解其价值(受益人是自己),并在父母温和的解释与趣味化的执行中,最终实现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当孩子信任规则、明了边界,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力量去翱翔。

02一场让家长秒懂,孩子内心的角色互换

              训练营设计了震撼的“成为更好的自己”角色互换活动。家长们分组扮演:渴望“冲上去”的孩子、努力“拦住”的父母、以及智慧的“更好的自己”。当家长站到孩子的立场时,冲击巨大:

“扮演‘被拦的孩子’,那股强烈的窒息感和不被理解的委屈瞬间击中我!我才明白,孩子抵触的往往不是规则本身,而是我们强硬的态度和没说清的‘为什么’。” —— 家长分享

“作为‘更好的自己’去调解,让我理解:规则不是战场。智慧的方法能让孩子理解边界,同时感到被尊重。关键是连接,而非控制。” —— 家长分享

“这面镜子照见了自己。以后定规则前,我必须先问:如果我是他,听到这要求、被这样对待,会是什么感受?规则该是护航的翅膀,而非捆身的绳索。” —— 家长分享

总结

          三天两晚的内驱力实战营,是一场颠覆认知的蜕变之旅。我们从“情绪灭火员”觉醒为“成长引路人”:明白了情绪是待解的信使而非压制的敌人,掌握了“情绪表达四步法”让亲子连接更畅通;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角色互换中,亲历孩子的窒息与委屈,顿悟规则的真谛——好规则应是发展的阶梯而非束缚的绳索,需清晰、有爱,让孩子成为受益者。

活动更点亮了内驱力三大能量包:滋养孩子的自主感、归属感与胜任感。家长们泪光中拥抱顿悟: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当放下焦虑的枪,拿起理解的“疏通器”,我们终将见证孩子如鸟展翼,不倚外力,自有翱翔苍穹的力量。翅膀已生,未来可期!

ps:家长感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