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驱力家庭工作坊:从焦虑管理到从容陪伴,我们找到了答案

2025年10月4日至6日,成长之星讲师杨诚老师主导的三天两晚「内驱力激活」家庭成长工作坊如期开展。本次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感知-表达-共创"为主线,通过情景体验、绘画表达、角色互换、团体游戏等多元互动方式,帮助家长重新理解孩子的成长逻辑,系统掌握支持孩子内在力量发展的具体方法,完成从"教育者"到"成长伙伴"的角色转变。

1.从"认真"出发,重塑成长认知与情感连接

"什么是认真?"课程以这个看似简单却内涵深远的问题拉开序幕。在杨诚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意识到,以往总是习惯性地要求孩子"认真一点",却从未与他们一起深入剖析"认真"的具体表现——是专注的眼神、稳定的手势、持续的思考,还是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这种概念的模糊,恰恰暴露了我们教育中的盲点。

在接下来的"地域心情绘画"环节,每位家长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来处与当下心境。

一位来自新疆的家长画下了辽阔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一位来自辽阳的家长用古老的城墙和沸腾的火锅,串联起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居地的热爱。

这些生动画作不仅是独特的自我介绍,更成为我们理解"右脑式表达"的绝佳入口:真正的成长不是冰冷的逻辑堆砌,而是感受的具象化、情感的图像化、体验的立体化。

杨诚老师通过科学的阐释让我们认识到:

左脑如同严谨的管理者,负责评价、记忆、回顾与分析;右脑则是灵感的源泉,擅长感受、创造、想象与画面构建;完整的成长支持,需要打通左右脑的协同工作,让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共同助力孩子的内在发展。

在下午的"情绪角色剧场"活动中,家长们分组表演了"辛苦的打扫者"与"静观的评判者"两个角色。通过亲身演绎,我们深切体会到不同角色带来的心理感受。

一位在职场雷厉风行的母亲分享:"当我扮演'被评判的孩子'时,那种无力感和委屈瞬间击中了我。我才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是指导与评判,而是被真正地看见、被深刻地理解。"

2.点燃兴趣火种,构筑自信基石

第二天的课程聚焦于"兴趣守护"与"信心建立"两大核心议题。我们通过学习运用五感观察法(看、听、闻、触、感)细致捕捉孩子的兴趣信号,而不是用成人的功利标准去定义"有用"或"无用"。

杨诚老师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者,我们的任务不是给他们指明道路,而是守护他们探索的热情。"

在"自信共建实验室"中,我们通过"失败重构游戏"重新理解挫折的意义。当孩子在挑战中受挫时,我们不再简单地说"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而是尝试这样的回应:"我注意到你刚才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其中第二种思路非常独特,只差一点就成功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具体而真诚的肯定,远比泛泛的安慰更能点燃孩子内心的自信火焰。

一位曾经焦虑的母亲在小组分享中动情地说:"我以前总是急着帮孩子避开所有困难,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支持是陪伴他在困难中多停留一会儿,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有力量、更有智慧。"

下午的"团体动力游戏"环节,通过"默契大挑战"和"合作建构"等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到:当环境充满信任与支持时,每个人都能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我们更加坚信:自信不是夸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我能行'的真实体验中逐渐积累的。

3.内化有温度的规则,成为真正的成长伙伴

"规则如果不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就会成为反抗的靶子。"第三天的课程从这一发人深省的观点开始。我们通过"家庭情景置换"深度体验活动,让家长们亲自扮演在规则约束中挣扎的孩子,真切感受被限制、被评判时的窒息感与委屈。

一位向来注重纪律的爸爸在角色扮演后深有感触:"当我作为'孩子'被一次次拦住、被不断纠正时,那种压抑感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我的孩子为什么总说'你们根本不信任我'。"

杨诚老师总结道:规则的真正意义,不是限制,而是为孩子提供可依赖的边界与可攀爬的阶梯。我们学习运用"三步共识法"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

•深度理解需求(你为什么想这样做?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共同明确边界(我们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安全与相互尊重?)

•携手共创方案(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可以一起怎么做?)

在最后的"心意绘画与分享"环节,一位家长画下了一个在广阔天地间自由旋转的小人,旁边写道:"愿我成为托起你飞翔的风,而不是困住你的笼子。"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参与家长的心声。

4.从"教导者"到"守护者"的觉醒与蜕变

三天的家庭工作坊,是一次从教育方法到教育心灵的完整蜕变。我们真正学会了:

用右脑的感知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用左脑的逻辑支持孩子的认知发展;兴趣是孩子与世界的真实触点,自信是面对困难时的"我能感";规则的本质是共识与共情,而不是控制与约束。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孩子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而是陪伴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当我们学会放下评判,拿起理解;放下焦虑,拿起信任;放下控制,拿起陪伴时,每一个孩子都将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舒展翅膀,自信翱翔。

正如杨诚老师在闭幕时所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守护好他们心中的那团火,让内在的光芒自然照亮前行的道路。"翅膀已丰,未来可期!这段旅程的结束,正是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