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铮心语 | 您与孩子的相处是否踩了这些家庭教育的“坑”?

孩子的世界纯真美妙,TA的世界与您的世界相遇,TA在您的生命中,又不属于您......在儿童节到来之际,“征铮心理”道出孩子们的世界......您的理解与支持,是今年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哈·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


此时此刻读了纪伯伦的这首诗您是否有新的感悟呢?接下来,请带着您的感悟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基于咨询伦理与道德规范,以教学为目的原则,向大家展示介绍格式塔心理咨询的案例,经与当事人协商,当事人愿意将此次内容提供给学习格式塔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同学,此处名字隐去。




你的夸奖真的有用吗?
有些家长跟我交流说,一直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不吝赞扬,“你真棒”、“你真是太优秀了”......最近孩子总是机不离手,玩游戏,不想学习,平时对他的表扬没有效果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表扬和鼓励的长期研究:首先,研究人员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难度较低的测试,孩子们完成之后,研究人员告诉孩子测试结果,并附上一句夸奖的话。研究人员随即把孩子分为两组,A组孩子得到的是关于聪明、结果性的夸奖(例如,“你真聪明”、“你真棒”);B组孩子得到的是关于努力、过程性、发展性的夸奖(例如,“看起来你们很努力,刚才做题的时候,我看见你在某个地方很努力,很细心。”)。结果,两组孩子再做难度较大的测试,A组的孩子束手束脚、不敢犯错,退步了20%B组孩子勇于面对挑战,成绩提高了30%

当我们不断夸奖孩子的结果,孩子会内射“我很聪明”的标签,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在工作或学习中就会不愿意挑战高难度的事情,不敢尝试有挑战性的事情,以此守护自己的“聪明”。



我的一位青少年来访者,已经很长时间不去上学了。通过咨询的深入,因为他很难接受自己的失败,孩子以前考试是全班第一,一次考试失利之后,排名掉到了全班倒数,后来不愿意再努力学习了。他的“优秀”、“聪明”、“天才”的内射信念受到了威胁,受挫后难以面对困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一些过程性、描述性、发展性的赞扬和鼓励,少一些结果性、目的性、标签性的夸奖,否则将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你给孩子贴了哪些标签?

最近一位家长找到我:孩子现在天天躺在床上,不下床、不出门、不交流,整天抱着手机,父母很难与他沟通,感到害怕恐惧,手足无措。我看到家长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助、焦虑与无奈......我简单收集了基本资料,了解了孩子的情况,让家长把手机给到孩子,尝试与孩子进行交流,我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你好,我看见你正在玩手机呢?” “用得着你管吗?你是谁?” 当你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如果你是家长、咨询师、老师,你会怎么回馈呢? 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描述,“我看见你拿着手机,翘着二郎腿,你告诉我‘用得着你管?’看起来你很不希望别人管你?” “是又怎么样?我就是不希望别人管我!” “我看见你开始给我回馈了。” 这时,孩子开始转向我,“给你说了也没用,你管不了的。”孩子向我表达了他的不满、愤怒...... “看起来你有很多不满,有很多愤怒,你不希望别人管你,我特别想听听你的不满、你的愤怒。”

孩子把手机放在旁边,跟我说,“你知道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吗?因为上次期末考试没考好,我爸妈说我是个废人,说我是个没有用的人。” 

父母对孩子这样的表达,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 心理学中有“自我预言效应”,即如果孩子接受了这个标签(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他就会在现实中去实现这个预言,成为标签中所描述的孩子。当父母给孩子贴了一个“废人”的标签,孩子会在潜意识里接纳这个评价,他的行为就会朝着父母所说的“废人”发展——躺在床上、不吃饭、不交流、不学......这也就是格式塔疗法中的内射(Introjection)——个体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吸收他人(或社会环境)的观点、态度或指令,把这些观点、态度或指令看做绝对的真理。内射过程会导致个体持有未经思考就盲目接受的信念,即内射信念。当我们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就限制了孩子的兴趣、意愿、期待。内射和标签效应,会影响孩子的潜意识,限制孩子健康发展。

谁在承受你的坏情绪?

有的家长说,我什么方法都用了,孩子还是没有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回事呢?



觉察一下孩子与自己在一起的状态,孩子是放松舒适的,还是紧张焦虑害怕的?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踢猫效应”——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它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会不断地在家庭里蔓延,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孩子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孩子是有情绪的,如果孩子的情绪无法表达,就会抑制学习动力。

一位青少年来访者,他的父母分别是数学、英语教研组的组长,但是孩子有不会的题目不敢问父母。当他第一次来到我这儿,我与孩子握手,孩子立刻去洗手...... 我与孩子建立关系之后,孩子为自己的“洗手”跟我道歉,“老师,刚才不好意思,我觉得自己很脏。”“我怎么理解你的脏?”“我不想把我的不好传给你。”(开始流泪) 后来孩子告诉我,当他每一次与父母交流的时候,父母都会指责他、打他,说他这么简单题的都不会,给家长丢脸。

孩子内心是害怕的,孤独的,不敢与父母表达。但是孩子的恐惧和害怕要表达,所以通过洗手、洗去“脏”、“不好”这样的强迫行为,代替情绪宣泄,从中获益。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确定的回答你的问题,当我问他的时候,他总会用“大概吧,可能吧,也许吧”这样的字眼回答我。孩子不敢做出选择,内心缺乏力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承担责任,逃避学习......

你是否侵犯了孩子的边界?

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一个核心概念“边界”——接触边界是一个人感受“我”与“非我”关系的地方,通过这种接触,两者都会有更加清晰的体验。(Polster&Polster,1973:102.


在家庭教育中,你是否侵犯了孩子的边界,限制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会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存在:父母说,“你看你的横斜的很平,竖写的很直,妈妈给你一个大大的赞。你这个竖可以再短一点,横再平一点,这样写是更好的,好吧?现在擦了重写。”孩子会怎么想呢?孩子会想,“你在我面前是一个假爸爸、假妈妈,你的表扬都是虚假的。”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吞噬了孩子,但不自知,你对孩子的赞美是有条件的。我们要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不过分把孩子看做学习的工具——学生的功能是学习。一旦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功能,他会有被遗弃感、缺乏存在感、价值感、缺乏学习动力......我们在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像监工一样、过度吞噬到孩子的边界。当家长跨越“边界”陪护孩子学习时,很多时候这会抑制孩子的学习动力、损耗亲子关系;父母承担起了孩子的学习责任,促使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做到自我负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们在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要守住边界。

有个孩子跟我讲,“王老师,你治疗到我这个状态刚刚好,我不需要再接受治疗了。”我问他“为什么?”“老师,你治疗到我这个状态刚刚好,如果你把我治好了,我就像其他的孩子一模一样了。”“我怎么理解这句话?”“王老师,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我周围坐了10个人,我穿的是黑鞋,他们穿的都是白鞋,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认为我是有问题的。我现在通过你的咨询和帮助,我的黑鞋好像染上了一层白粉子,他们感觉我是和他们一样的了,就好了。我不想成为白鞋,我的内心还是黑色的,我想是我本来的样子。

在心理学上有“隐喻”,这个孩子的“黑白”其实是内在的一种冲突,是自己与他人的一个界限,他想保留住自己的“黑”,这就是这个孩子的边界......


参考文献: 

[1]Mackewn,J.Developing Gestalt Counselling.London:Sage,1997.

[2]Polster,E.and Polster,M.Gestalt Therapy Integrated.New York:Vintage Book,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