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外情,是情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大才子徐志摩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到“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的张爱玲,从马伊俐的“且行且珍惜”到波叔的“坐牢式恋爱”,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对同样犯错的男女,接纳度有着天壤之别,正是这种文化导向,使得男性出轨的付出成本过低,让越来越多的男人在围城内外闲庭信步,而那些陷在情感沼泽里的女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自己会是对方婚外情的终结者。现实生活中,男人走肾尚可挽回,而走了心的女人却很难回归!
小新是一个极为个性的90后职场女性,收入颇高,身材窈窕,甜美靓丽,这个本应该在婚恋场上以三高取胜的女性,屡屡拒绝同龄人的追求,却爱上了比自己大15岁的陈先生。陈先生是小新公司的副总,事业有成颇有绅士风度,小新作为公司企划部策划,因为新项目的推进和陈总一起工作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朝夕相处中,小新由崇拜欣赏到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陈总,而陈总则由最初的忽远忽近、欲拒还迎发展到热烈的回应。
小新知道陈总有个幸福的家庭,内心承受着超我带来的愧疚感,而此时的陈总一旦尝到小新年轻的活力和激情,再也没有当初的矜持,成瘾般的挥霍着小新带来的新鲜和刺激,享受着婚姻里难见的温柔和甜蜜。都说女人一旦恋爱智商会降为零,自从陷入了和陈总的这段感情,独立果断的小新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患得患失,爱而不得的痛苦,她也曾尝试拉黑删除陈总的联系方式,又因为承受不了断联的痛苦加回,她反复下定的决心总被陈总三言两语的关心瓦解,放佛他有一种魔力,而她永远跳不出他的掌控。当小新在这种欲罢不能、纠结痛苦中不能自拔的时候,陈总的老婆找上了门。
在老婆抛出的极为理性的选择题下,那个风度翩翩、幽默潇洒的陈总不见了,他垂头丧气的样子让小新感觉陌生,而陈总在老婆面前扑通一跪的壮举,让小新觉到了丝丝寒意,他痛苦流涕的倾诉着自己对老婆的爱,检讨自己没有抵御住小新的主动,而今只是身体出轨,但内心是忠于家庭和爱人的。陈总老婆不愧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的高材生,虽然相貌平平,智商却远在小新和陈总之上,她悠悠的扶起陈总,奉劝小新好自为之,夫妻俩肩并肩走出了小新的视线。
直到此时小新依然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曾经的过往仿佛如一个笑话,她终于明白了陈总看中的不过是她好看的皮囊,从来不是她有趣的灵魂。虽然陈总老婆顾忌面子没有将此事公布于众,但是小新却总感觉走到哪里都有人议论她和陈总的事,这种议论甚至干扰到了她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同事发现小新对着办公室里的一面墙吵了起来,被送到精神卫生中心的小新,诊断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产生了严重的被迫害妄想。
这个案例中小新三岁父母离异,一直跟母亲生活,母亲过高的期待和控制曾让她一度想逃,但也因此造就了她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完美型的人格特点,成年后的小新带着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童年缺失的父爱进入社会。
小新的不安全感所导致的直接反应是防御心理过重,因此她总是拒绝和回避同龄人的追求。而过早失去父爱的小新将对父亲的感情投射到现实中陈总身上,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陈总在小新潜意识中更加完美,成为她内心不可替代的存在,使小新不惜以小三的身份留在陈总身边无法自拔。
小新呈现出的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传说:公主厄勒克特拉的母亲与其恋人共同谋杀了父亲,公主决心替父报仇,便怂恿自己的兄弟杀死了母亲和继父为父报仇,之后终身未嫁。弗洛伊德以此来命名恋父情结。这一情结也类似于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将人类性心理发展分为几个时期,3-6岁为性器期,是恋父恋母情节阶段,现实生活中,随着孩子对同性父母和身份的认同,这一现象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也有少部分人会停滞在这一时期,如果成年之后的女性受到恋父情结影响,对同龄的“好男人”往往不感冒,却不知不觉总是被某一类人(如老师或上司等权威者)吸引,哪怕对方已婚,也要从对方身上获取那些在父亲身上得不到的爱,即使屡屡碰壁、遭受虐待也在所不惜。反复不受控制地把自己置于可能受到伤害的情境里,产生强迫性重复。
这个案例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如果置身婚恋中的男女都能学一点婚恋心理学,一定会更加有自信面对婚姻,更加有底气对婚外情说不;为人父母的家长如果能学一点亲子关系心理学,一定会有方法让孩子变得更好,面对孩子的问题不再束手无策。未来的中国,人人懂心理学的时代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作者:王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