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大学2年级时,有一门课,叫言语心理学,是考试课,一周需要上3节,还要上两年的时间,拿到课表,我当时就纳闷起来:搞心理学的又不是搞语言研究的随便上上得了,结果任课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博士,年轻、漂亮、风趣、幽默、博学而平实,还经常拿我开玩笑,好吧,我承认…….瞬间成了班里最积极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我自认为临床咨询中对言语层面工作过程中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当时没有旷课记录不无关系…….
随着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咨询心理学与言语心理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它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学,是一门沟通学,是一门人际互动的学问。现代语言学认为,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 以实现某一特定交际意图, 如道歉、祝贺、感谢、赞美等, 这实际上也是在完成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被称作言语行为。现代言语交际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如何用语言表达感谢”。 其实“感谢”从其功能性来划分应属于表达类言语行为。 该类言语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交际过程中礼貌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基于礼貌原则的交际有利于维护其互信基础, 保证沟通的有效和畅通,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的学者证明,如SEARLE,LEECH,BROWN,LEVINSON……简单说“感谢”就是对他人帮助与支持的肯定和承认,可以促进人友好关系的功能,是维系人情感的纽带。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感谢”的表达并不能实现上述的功能。如,“谢谢,不需要”等,它代表的是一种的拒绝,终止接触行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谢谢”在一定的语境下也代表了防御机制;有时候有人在表达“谢谢”时候,咬牙切齿,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从而表达讽刺和不满的情绪。那么如何表达我们的感谢,发挥其正向积极的作用呢?
我曾经在国外生活学习十年,发现这样的一个特点,西方国家人民更倾向使用直接感谢语 , 而在中国则更倾向使用间接感谢语。 我想这与我们两个国家的民族性格的差异不无关系。KITAYAMA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他曾经基于文化对个体社会化进程的研究,提出过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民族特征,在这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通过语言的行为层面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西方人言语表达直接外向,中国人间接内敛,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的特定语境下, 在家人及亲密的朋友之间, 直接感谢被认为是一种禁忌, 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言语参与者之间有距离。
教师节到了,在我们中国有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文化重关系,任何一种关系到了一定的程度,都要打造上“血缘”的印记,这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特点。所以,在潜意识里那些曾经教过我们的教师也就成为了我们的亲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就忘记了对他们感谢的表达。亲爱的师友,你会选择怎样的语言表达你对生命中过往教师的感谢呢?